Philips是一家荷蘭公司,成立于1891年。初期,Philips主要生產石蠟燈泡,隨后開始生產電器,如電子管和收音機。20世紀50年代,Philips開始生產電視機,并逐漸成為全球領先的電子產品生產商之一。Philips在過去的130多年中取得了長足的發展,從一家簡單的燈泡生產商發展成了涵蓋多領域的科技公司。今天我們來了解飛利浦在醫療領域的發展。
60年代,Philips進入了醫療領域,生產和銷售許多用于診斷和治療的醫療設備,如X射線機和心電圖儀。
70年代,Philips開始生產消費電子產品,如音響系統和攝像機。
80年代,Philips開始涉足數字技術領域,生產數字產品,如數字電視機和數字錄音機。
90年代,Philips成為全球領先的數字技術生產商之一,生產涵蓋數碼攝影、數碼音樂、數字家庭影院等領域的產品。
21世紀初,Philips進一步發展智能家居技術,生產智能照明、智能家庭控制系統等產品。Philips也不斷拓展其業務,進入生物醫學技術、能源和照明技術等領域。
2021年飛利浦首次收購
投資公司將于2021年初宣布,投資公司將以6.35億美元的現金Francisco Partners手中收購Capsule Technologies(以下簡稱Capsule)。該交易預計將于2021年第一季度完成,Capsule約300名領導團隊和員工將加入飛利浦互聯網護理業務部門。
飛利浦表示,通過收購Capsule,將進一步增加實時患者數據,加強患者監護,完善合作,簡化工作流程。
在復合手術室領域,飛利浦具有獨特的優勢。
一方面,飛利浦擁有一套完整的健康護理產品體系,包括術中診療設備、耗材、術后康復管理體系等,可以整合公司的臨床支持。
另一方面,飛利浦是醫療信息化的先驅,在全球醫院信息化轉型方面具有豐富的經驗,特別擅長連接不同的診斷數據進行結構化處理。
基于此,結合復合手術室建設的痛點,飛利浦率先提出了行業內手術管理的概念。
我們認為復合手術室應該在兩個方面追求效益,一是帶來更好的臨床效果,二是考慮實用性和投入產出比。飛利浦大中華區副總裁、影像指導治療業務集團總經理劉偉業認為,在當前的醫療改革環境下,復合手術室不應簡單地追求高消費、高投資的復雜技術整合,而應真正根植于臨床需求,做出最佳的技術組合。
基于這一理念和思考,飛利浦創新推出了新一代多源復合手術室的整體解決方案,從臨床痛點出發,以神經、心血管、腫瘤等重點疾病為基為起點,從診斷到治療,最終實現多設備、多臨床、多集成、多收入多源復合手術室。
飛利浦轉型之路
飛利浦是一家荷蘭跨國企業集團,近年來經歷了重大轉型。該公司已經從主要的消費電子制造商轉向了健康技術公司。在21世紀初,飛利浦在消費電子業務中面臨銷售和盈利下降的困境。為了應對這種情況,該公司開始剝離非核心業務,并專注于其具有競爭優勢的領域,如照明和醫療保健。2011年,飛利浦啟動了一個重大結構性調整計劃,以簡化其運營并改善其財務狀況。作為該計劃的一部分,該公司出售了電視和音頻業務,并進一步加強了對醫療保健和照明的關注。此后,飛利浦通過戰略收購和合作伙伴關系進一步鞏固了其在醫療保健市場的地位。該公司還在研發方面進行了大量投資,以開發適用于醫療保健行業的創新解決方案,如遠程醫療和家庭健康監測系統。
未來四個戰略方向
(1)放射學AI
人工智能是飛利浦醫療影像業務的重復主題。個人健康、相關護理、準確診斷IGT(Image-Guided Therapy圖像引導治療)業務線透露在各自的產品中使用AI計劃。顯然,當飛利浦從硬件供應商轉變為解決方案提供商時,AI將發揮關鍵作用。
飛利浦在放射學領域AI平臺為IntelliSpace Discovery 3.它被定位為端到端解決方案,這是一種促進放射學的解決方案AI在臨床研究中開發和部署算法的軟件平臺計劃部署算法的軟件平臺。飛利浦應用程序最初將整合使用,第三方應用稍后將添加。整合了AI功能之后,AI判斷結果可以直接發送到PACS放射科醫生可以接受、編輯或拒絕AI的建議。
飛利浦通過支持臨床和轉化研究中的放射科醫生,將自己定位為放射科AI一站式服務提供商。
飛利浦仍在放射學AI探索商業模式,努力提供更廣泛的應用。這些應用程序不僅可以集成到客戶的臨床工作過程中,還可以集成到他們的收費和管理過程中,這也是競爭對手遇到的常見問題。它可能會引導第三方開發人員使用標準化的許可模式來推廣其應用程序,如年度訂閱或每次點擊付費,并可能根據應用程序的功能采用分層定價。
大多數主要的醫療影像企業都加入了AI市場可以提供類似的內容。
(2)影像診斷領域
首先,飛利浦計劃擴大其診療業務,增強其在影像診斷領域的影響力。2020年3月,美國FDA飛利浦智能網絡病理解決方案得到批準(Philips Intellisite Pathology Solution,Pips),這是第一個全切片圖像系統,可以幫助醫生解釋數字病理圖像( whole slide imaging,WIS),也是FDA第一批用于目的的WIS系統。飛利浦希望通過Intellisite該平臺將業務擴展到腫瘤學,包括數字病理學和放射性腫瘤學。
飛利浦在ESTRO 2019上推出IntelliSpace Radiation Oncology該方案是飛利浦放射腫瘤系統和軟件套件的最新成員。在ESTRO上一次展出的新產品組合包括Pinnacle Evolution 治療計劃軟件,Big Bore RT、專用腫瘤計算機斷層掃描(CT)以及模擬器Ingenia Elition 3.0T MR-RT和Ambition 1.5T MR-RT 磁性共振(MR)系統。
飛利浦通過與合作伙伴推出的相關圖像設備、腫瘤治療設備和信息系統集成和解決方案,利用各自的優勢資源共同推廣雙方的新技術,提高雙方為腫瘤放療醫生和腫瘤患者服務的能力。現在,在放射性腫瘤治療的整個周期中,飛利浦的新方向顯然是一個明智的策略。
(3)虛擬護理和遠程護理ICU
遠程ICU是飛利浦行業分析師活動的主題。飛利浦急診護理套件TeleICU會議期間演示了功能,如Partners HealthCare和Emory Healthcare,兩家公司都高度評價TeleICU流程改進和效率提高。
十多年前,飛利浦被收購Visicu公司進入TeleICU市場。當時,該解決方案被用于約9%的美國ICU病床提供服務,這是Visicu商業經營不到五年的成就。然而,十年后,與早期相比,該業務的發展速度仍然較低。2019年初,美國約有20%ICU病床使用Tele-ICU監控技術。
大多數市場(比如那些)ICU小醫院床位少于40張),推出TeleICU集中解決方案的商業可行性較低。然而,這些較小的醫院仍在使用中Tele-ICU的可能性。飛利浦將其銷售給許多遠程醫療服務提供商TeleICU解決方案還為許多小醫院提供外包TeleICU監控服務。比如,Advanced Care ICU與飛利浦合作,為美國近1000家虛擬醫院提供服務ICU病床。
對飛利浦和整個市場而言,TeleICU國際部署形勢略有不同。飛利浦絕大多數TeleICU業務由美國推動; 然而,它在阿聯酋(衛生部)印度也取得了成功。(Medica醫院,Advanced Care ICU,INTeleICU),英國(Guy’s和St Thomas NHS Foundation Trust)銷售日本(昭和大學醫院)的解決方案。隨后,飛利浦一直在赫爾辛基HIMSS歐洲推廣其Tele-ICU很明顯,它看到了美國以外的市場機遇。
(4)人口健康管理
在飛利浦所有業務部門的行業分析師活動中,有一件事變得越來越明顯,其重點已經轉移到患者身上。人口健康管理是飛利浦互聯網護理業務集團的重要業務部門。致力于在醫療服務逐步延伸到家庭、社區等低成本環境的背景下,為醫療保健生態系統提供全面的解決方案,促進醫療保健系統向價值模式的轉變。
Carla Kriwet(飛利浦Connected Care業務部首席執行官)介紹了飛利浦在這一領域的戰略。飛利浦可以使用衛生系統HealthSuite數字平臺(HSDP)利用現有的解決方案提供生態。
2016年飛利浦收購Wellcentive,2017年底收購VitalHealth它一直在實施這些傳統解決方案及其計劃RPM產品集成到一個平臺上,即Philips Engage,它將位于HSDP上。VitalHealth加入完善了飛利浦人口健康管理業務組合,使飛利浦能夠為醫院、醫療機構、患者、保險公司等健康醫療生態系統提供更好的服務,加快醫療系統向價值模式的轉型。VitalHealth解決方案可以很容易地將患者的測量結果、患者參與、護理協調和醫療分析集成到電子病歷中,連接醫院內外,為醫務人員和患者服務。其平臺可以通過配置創建不同疾病的互聯網護理應用,同時呈現在臺式電腦、平板電腦和智能手機上,連接和協調參與護理的各個角色,形成基于互聯網的完整專業護理服務。
Philips在醫療領域一直具有領導地位,其未來在醫療領域的發展趨勢很可能仍然保持強勁。以下是幾個關鍵的發展趨勢:
數字化醫療:Philips將繼續在數字化醫療領域發揮作用,開發新的數字化解決方案,幫助醫生和患者更好地管理健康。
智能醫療:Philips將繼續在人工智能和機器學習技術方面進行投資,以幫助醫生更快地診斷和治療疾病。
健康管理:Philips將繼續開發健康管理解決方案,以幫助人們更好地管理自己的健康,預防疾病。
遠程醫療:Philips將繼續推動遠程醫療技術的發展,以幫助人們在家中更方便地獲得醫療服務。
Philips將繼續在醫療領域推動創新,為患者和醫生提供更好的健康管理解決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