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協力厚品牌隸屬于銀川市協力厚醫藥連鎖總店,法人代表是李逢春,發源地在寧夏,創立于1998-07-02,主營行業成人保健、休閑保健、中醫保健。
清代道光年間(公元1843年),協同厚成立。在過去的100年里,經過幾次變化,現在的合作終于枯木逢春,成為寧夏人最貼心的藥盒。因此,在傳統醫學的發展過程中,協同厚度是值得大書特書的一章。它不僅是寧夏中醫藥的代言人,也是一種珍貴的文化遺產。如今,盡管協力厚也面臨著諸多挑戰,但仍在不斷求新求變,為振興中藥事業做出了積極貢獻。
唐洼貨棧誕生記
有一個人叫李保忠,他來自河南禹縣唐洼村,靠種地謀生。據說唐洼村是一個山區,土地貧瘠,收獲很少。在生活的壓力下,李保忠的幾個兄弟來到了禹縣。當時禹縣是中國藥材聚散地,藥店多,南北販藥經營者多,藥材生意非常活躍。清道光23年(1843年),唐洼貨棧(協同厚藥棧前身)誕生于河南禹州。
西安同心裕藥棧
成立之初,主要靠賣藥賣紅薯維持生活。1908年左右,河南省遭遇蝗災、旱災、土地開裂、人不聊生、人四處逃荒。1909年秋天,藥棧被迫遷往西安,被命名為同心裕藥棧(取自同心協力山成玉),在大麥市街(今鼓樓西側)經營1年。由于西安藥店多,藥材生意難做,1911年春藥棧遷至寧夏府城(今銀川)。
買銀川福地50塊大洋
來到寧夏府城后,住在羊肉街口。民國三年(1914年),李逢春的爺爺李芝花了50塊大洋,買了2畝地(今解放東街西夏金店),蓋了十幾棟房子。門面5間,作為前店,后面7間,作為后廠,加工藥材。民國五年(1916年)正式改為藥廠。門廳中間掛著一塊長約2.5米、寬約1米的橫匾,黑底金字。時任寧夏護軍使、陸軍中將馬福祥。當時,馬福祥問同心裕這個名字的由來后說,同心不如協力好,隨手題下了協力厚藥莊五個字。藥莊門口,立了一塊招牌,正反兩面都寫著藥莊的名字,南來北往的人從遠處就能看到。
此后,春節期間,藥店總是張貼同心山成玉,協力土變金的對聯,同心協力一直成為藥店信仰的座右銘。
前店銷售后院采購加工
藥廠成立初期,主要從河南禹州購買。當時交通不便,大部分都是駱駝運的。先從禹州坐郵車把藥材運到Xi安,然后用駱駝運到銀川。一年進貨兩次,春秋各一次。主要藥材有9種,黃連、草梗等110多種中草藥。藥店在前店經營銷售中草藥的同時,后院收購加工批發甘草。甘草加工、切片、加工分級。
年底,有人騎自行車收錢
由于藥店信譽好,秤稱得公平,農民說甘草送協力厚,批發甘草便宜,質量好。顧客宣傳協力厚的藥干凈、不混、加工好。批發藥材的人絡繹不絕。藥廠對各縣來買藥的人,一般都是先安排住下,熱情接待。吃好喝好后,請晚上看戲,讓顧客有到自己家的感覺。第二天,店員把藥分包給顧客。一般不收錢,記賬,年底由專人騎車到處收錢。
店員三年回家探親一次
營業時間從早上7:30到晚上10:00開始。店員起床后,先打掃街道、庭院,擦櫥柜和椅子,然后洗漱用餐。一日三餐,早粥,午飯或面條,每一、十五加肉菜,全部由店內供應。店員通常不允許晚上出去。店員可以每三年回家探親一次,并將其纏繞在店內。
神秘的藥方
在藥廠設立唐先生之前,藥方是從河南帶來的,大約有89英寸的處方,一英寸厚,上面有數百種處方。這些處方的來源,一個是花錢買,另一個是請熟人說情,從著名的醫生那里復制。通常在藥堂前,準備一英寸的油漆木條,復制了幾十種常用的處方,以抓住藥物。
藥廠增設裁縫鋪
光靠經營藥材很難維持生活。自1917年以來,藥廠增加了裁縫鋪。從山西聘請四五位師傅,聘請7名學徒,從天津進口4臺英國飛人縫紉機,直至1935年。1935年,裁縫被迫關門,因為他在馬鴻奎軍需處做衣服,被誣告為偷工減料。此后又兼營小五金、雜貨、小百貨、絲布、大煙。
1945年后,藥店經營江河日下
第一位先生叫蘇次青
1940年,藥廠重建為二樓,共有12棟房屋,改為藥店。從1943年開始,藥店開始掛牌設坐堂先生。當時40多歲,滿族人,前清秀才,擅長治療胃病、傷寒、婦科等疾病。1944年以后,除安宮牛黃丸外,藥店普通藥丸均可自行加工。中成藥的加工和加工過程按照蒸、炒、烤、煅、浸、煮、燙、淬等程序進行,嚴格遵循雖然加工復雜,但不敢節省勞動力,雖然味道昂貴,但不敢減少物質資源的原則,使藥味純正,藥質優良。
為馬鴻悝jy官員供藥
藥店以其良好的信譽和優質的服務在銀川享有盛譽,并贏得了客戶。越來越多的人來看醫生。就連當時馬鴻悝jy四廳八處的官員也來藥店買藥。1945年以后,由于通貨膨脹、貨幣貶值、商店貨物積壓、商人自殺等現象屢見不鮮,藥店效益不是很好,勉強維持到解放。
李芝秀餅
1949年9月,解放炮聲震動寧夏大地,銀川社會各界人士正在積極醞釀解放計劃。當時,李芝秀被選為寧夏和平代表團工商界代表。9月19日,李芝秀接到上述通知后,拿出500塊海洋買肉買面,打了500斤面餅,準備慰問解放軍,歡迎解放軍進城。9月20日,李芝秀與郭南浦、徐宗茹等6人組成寧夏和平代表團,前往中寧,穿過黃河,住了一晚。9月21日早上出發,當天晚上半夜趕到中寧。馬全良、鄭毅民、張朝張朝東等。當晚,甄華(第十九兵團敵工部)部長會見了代表團全體成員。9月22日,中國人民解放軍十九兵團司令楊德志、政委李志民、副司令耿彪等首長在中寧親切會見了和平代表團人員,并合影留念。這一歷史時刻被用作解放寧夏時期珍貴文物的永載史冊。
第四代負責人扛起振興大旗
1984年,畢業于南京醫學院的李逢春萌生了恢復老字號合作的想法。起初,他偷偷背著父親湊了1000多元,在銀川醫院對面租了一間8平方米、黑暗潮濕的土坯房,在舊貨市場買了一個木柜臺,做了一個簡單的貨架。這樣,合作重新開放。雖然當時很多人都知道合作是百年老店,但是因為柜臺里藥品單一,店面冷清,開張一個月連1000元的營業額都沒有,一年后藥店就要關門了。不容易放棄的李逢春隨后在郵政大樓對面租了一間130平方米的營業房,雇了6個人開始新的創業,生意突然好轉。十年后,店址搬到工會大廈樓下,即現在的總店。
近年來,一如既往地保持了老字號的經營優勢,完成了規模擴張。1994年,中國國內貿易部內貿易部和國家醫藥管理局認定為寧夏唯一的中國老字號。現在,協力厚的連鎖店已經發展到15家,員工已經從幾家發展到500多人……我們有理由相信,經過時代風雨的考驗和磨練,這個老招牌在未來會更加光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