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滴滴出行品牌隸屬于滴滴出行科技有限公司,法人代表是陳汀,發源地在天津,創立于2015,主營行業休閑娛樂、游戲、生活服務、APP、手機軟件、互聯網、網站、租車打車、外賣、查詢工具、生活消費、網約車、代駕、出行軟件。
滴滴出行是全球最大的一站式多元化出行平臺。滴滴在中國400余座城市為近3億用戶提供出租車召車、專車、快車、順風車、代駕、試駕、巴士和企業級等全面出行服務。多個第三方數據顯示,滴滴擁有87%以上的中國專車市場份額;99%以上的網約出租車市場份額。2015年,滴滴平臺共完成14.3億個訂單;成為全球僅次于淘寶的第二大在線交易平臺。
公司致力于以共享經濟實踐響應中國互聯網創新戰略,與不同社群及行業伙伴協作互補,運用大數據驅動的深度學習技術,解決中國的出行和環保挑戰;提升用戶體驗,創造社會價值,建設高效、可持續的移動出行新生態。2015年,滴滴入選達沃斯全球成長型公司。
發展歷程
2012年6月夏小桔科技在北京成立并推出嘀嘀打車APP;快智科技在杭州成立并推出快的打車APP;雙方均為用戶提供出租車在線叫車服務。
2013年嘀嘀打車和快的打車相繼獲得騰訊和阿里巴巴戰略投資,同年快的打車并購大黃蜂打車。
2014年1月嘀嘀和快的掀起轟動全國的補貼大戰,移動出行由此開始普及。
2014年5月嘀嘀打車正式更名為滴滴打車。
2014年8月滴滴專車和快的旗下一號專車分別上線,開啟中國互聯網專車時代。
2015年1月滴滴企業級服務上線,專為企業用戶提供靈活、高效、可控的一站式出行解決方案。
2015年2月滴滴打車和快的打車成功進行戰略合并。
2015年6月C2C拼車平臺滴滴順風車正式上線,幫助私家車主和乘客共享通勤出行。隨后滴滴推出跨城順風車服務,將城際共享出行網絡覆蓋全國。
2015年7月滴滴巴士業務在北京、深圳上線運營,助力打造移動公共出行生態圈。滴滴代駕業務上線,逐步拓展社交代駕、商務代駕、旅游代駕、汽車后市場等細分領域。
2015年9月滴滴進行全面品牌升級,更名為“滴滴出行”,明確依托移動互聯網技術、構建大出行生態。
2015年10月滴滴獲上海市交委頒布全國首張網約車運營牌照。為潛在購車者提供真實試駕體驗網絡的”滴滴試駕“正式上線,滴滴商業化探索進入新階段。
2015年11月滴滴推出“快車拼車“服務,通過大數據算法,將路線相近的多組乘客進行即時匹配,節省出行費用,提高司機收入,有效緩解擁堵。
2016年1月滴滴成立安全管理委員會,推出基于大數據技術的智能交通安全保障體系。同時為司機和乘客推出行業領先、高達120萬人民幣/人的”滴滴平臺司乘意外綜合險”。滴滴出行開放平臺上線;對第三方應用及個人開發者全面開放SDK接口。截至2016年4月,騰訊地圖、新浪微博、58同城等400多個第三方應用和個人開發者產品已接入滴滴開放平臺。
2016年2月滴滴首開春運跨城順風車,共有約200萬人通過全球最大跨城移動出行網絡返鄉返城。滴滴出行全平臺日完成訂單突破1000萬。
2016年4月滴滴與Lyft完成產品跨境聯通,滴滴用戶可通過滴滴APP在美國打車,標志著“滴滴海外業務“正式上線。
2016年5月滴滴出行專快車日訂單突破1100萬,全平臺日完成訂單突破1400萬。滴滴機器學習研究院升級為滴滴研究院,由國際模式識別學會會士何曉飛教授擔任院長。同時研究院與UDacity合作啟動全球算法大賽,推動移動出行領域技術突破與人才開發。滴滴宣布獲得APPLE(蘋果公司)10億美元戰略投資。
2016年8月1日下午,滴滴出行宣布與Uber全球達成戰略協議,滴滴出行將收購優步中國的品牌、業務、數據等全部資產,在中國大陸運營。
Uber全球將持有滴滴5.89%的股權,相當于17.7%的經濟權益,優步中國的其余中國股東將獲得合計2.3%的經濟權益。滴滴出行創始人兼董事長程維將加入Uber全球董事會,Uber創始人TravisKalanick也將加入滴滴出行董事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