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君山銀針品牌隸屬于湖南省君山銀針茶業有限公司,法人代表是李方愛,發源地在湖南,創立于2004,主營行業餐飲行業、食品飲料、醫療保健、茗茶、酒飲沖調、糧油調味、保健食品、綠茶、茶葉、茗茶、有機食品、名茶。
湖南君山銀針茶業有限公司、君山銀針十大名茶、中國黃茶標志性品牌、岳陽非物質文化遺產、湖南名牌產品,在業內享有黃茶之冠的美譽。
君山銀針產于湖南岳陽洞庭湖君山,形狀細如針,故名君山銀針。屬于黃茶。成品茶芽頭茁壯成長,長度均勻,茶芽內呈金黃色,外層白毫完整,包裹牢固。茶芽的形狀像銀針,優雅地稱之為金鑲玉。金鑲玉色塵心去,四川洞庭好月來。君山茶歷史悠久,唐代生產而聞名。據說文成公主結婚時選擇帶君山銀針茶到西藏。
特點:全部由芽頭制成,茶身布毫毛,色澤鮮艷;香氣清爽,湯色橙黃,口感醇厚。盡管久置而其味不變。沖泡時,可以從明亮的杏黃茶湯中看到根銀針直立向上。幾次飛行后,它們聚在一起,站在杯底。采摘要求很高。例如,采摘茶葉的時間只能在清明節前后7-10天內。還規定,雨天、風霜天、昆蟲傷害、瘦身、彎曲、空心、茶芽開口、茶芽紫色、尺寸不合適等9種情況不能采摘。
君山銀針始于唐代,清代被列為貢茶。據《巴陵縣志》記載,君山茶嫩綠如蓮心。君山貢茶自清代以來,每年貢18斤。谷雨前,知縣邀請山僧采一旗一槍,白毛茸茸,俗稱白毛茶。據《湖南省新通志》記載,君山茶味道像龍井,葉子略寬,綠色。古人把這種茶描述為銀盤里的一只青螺。
清代君山茶分為尖茶和茸茶。尖茶如茶劍,白毛茸茸,被稱為貢茶,被稱為貢茶尖。君山銀針茶香氣清高,口感醇厚甘爽,湯黃澄高,芽壯多毫,條狀均勻,白毫如羽,芽金黃發亮,淡黃色,葉底肥厚均勻,口感醇厚甘甜,久久不變。沖泡后,芽垂直懸掛在湯中,沖上水面,慢慢下沉,再升再沉,三起三落,形成趣味。
君山銀針屬黃茶,以色、香、味、形俱佳而聞名。茶樹剛出芽時采摘銀針茶,經十幾道工序制成。其成品茶芽頭茁壯成長,長度均勻,內呈橙黃色,外裹一層白毫,故雅號"金鑲玉",又因茶芽形狀像銀針,故名君山銀針。沖泡后,茶葉全部沖上去,然后慢慢下沉,三起三落,融為一體,確實是茶中的奇觀,入口清香沁人,牙齒和臉頰芳香。
湖南君山銀針茶業有限公司由湖南茶葉集團有限公司、岳陽供銷合作社、君山公園、茶葉研究、種植、加工、銷售、茶葉文化傳播、生產、供銷、貿易、農業一體化的現代科技企業組成;是國家農業產業化重點龍頭企業。公司投資3000多萬元整合君山茶葉資源,獲得君山公園茶園獨家經營權,擁有15萬畝君山優秀茶葉生產基地;300多家君山名茶示范店;1000多家加盟店;1萬多家經營網點;國際茶文化研究中心;市茶研究所;君山銀針藝術團;2012年,公司高舉復興黃茶產業旗幟,君山銀針黃茶產業園總投資1.58億元,占地100畝,預計2013年竣工投產。
公司核心產品君山銀針是著名的中國名茶,多次出現在國內外舞臺上,取得了一系列成果。1956年,他在德國萊比錫國際博覽會上獲得金獎,并被譽為茶蓋中國,價格壓天下。1959年,君山銀針在首屆中國名茶評比中獲得中國名茶稱號。1972年,中國政府代表團成為聯合國總部紐約各國使節的首選。1988年,他在中國首屆食品博覽會上獲得金獎。2008年,君山牌君山銀入選奧運五環茶。2010年,君山牌君山銀針被評為金芽獎,被譽為中國茶業奧斯卡。
君山茶業以復興黃茶為己任,不斷開拓創新,建設性地提出了建設洞庭湖黃茶產業帶的理念。通過與岳陽市人民政府、湖南農業大學、湖南茶葉研究所的合作,有效整合黃茶資源,建設黃茶產業鏈+基地+專業合作社+農戶+多元化銷售一體化經營管理模式的運行,取得了良好的效益,真正走出了工業化經營的新合作之路,大力推動黃茶產業發展,更好地帶動三湘茶農增收致富。為了進一步創造產品和商業模式多元化發展的優勢,公司開始構思以茶旅結合的模式打造中國黃茶之鄉名片。為了進一步創造產品和商業模式多元化發展的優勢,公司開始構思以茶旅結合的模式打造中國黃茶之鄉名片。建設君山島與君山黃茶產業的聯動作用,實現中國黃茶之鄉茶旅的統一,促進黃茶產業的可持續發展。公司還努力打造年產值超過10億值超過10億元的黃茶產業。
2012年,君山茶葉產業計劃總投資1.58億元,建設集生產、學習、研究、生產觀賞、茶葉文化宣傳交流為一體的黃茶產業(工貿)物流園區。公園占地100畝,總建筑面積近5.7萬畝㎡,由黃茶研究中心、黃茶文化中心、生產加工中心、物流配送中心、商業信息平臺、生活服務中心等組成,將成為湖南黃茶研究中心、黃茶文化傳播中心,對應君山島優質黃茶園,為湖南黃茶產業的發展奠定堅實的基礎。工業園區建成后,在遵循傳統古法制茶的基礎上,實現茶葉生產工藝的標準化、自動化、清潔化和全過程冷鏈物流系統。
君山茶業將堅持黃茶復興的旗幟,展現歸國之王的勢頭,重塑君山銀針、黃茶之冠的行業領先形象。通過加強人才培訓,依托科技創新,加強品牌宣傳,開拓消費市場,促進黃茶產業發展,為湖南建設強大的茶葉產業省、建設100茶產業做出貢獻。








